賀帆帆:最年輕項目部經理是怎樣煉成的
24歲的賀帆帆從沒想過28歲的自己會當上海天咨詢的項目部經理。
當時,她的職業規劃還是在30歲之前把自己的業務能力提升一個高度,而事實上,她走的遠比想象中的更遠,如今她已經是擁有兩年項目部管理經驗的負責人,而28歲做到這個程度,讓人出乎意料。
而且,與想象中不太一樣,一身淺色職業裝的賀帆帆在陌生人看來,不像是從事造價工作,更像是一名空乘服務人員,她平靜,始終面帶微笑,但又不是出于客氣禮貌那種,她的笑容很真誠。
起于機緣巧合
時間回到四年前,那時賀帆帆剛剛參加工作兩年,在一家地產公司從事預算編制工作,這已經是她畢業之后的第二份工作,在此之前她在一家施工企業呆過一年,這兩份工作都不算理想。
在她看來作為技術人員的自己應該在職業生涯的前期多學一些專業知識,這也是她畢業后選擇那家施工企業的初衷,但事與愿違。過小的企業規模,不規范的管理模式,讓賀帆帆一年的時間收獲甚微。
在地產公司的經歷同樣如此,進步寥寥。不過在這里她收獲了進入海天的機會。
因這家地產公司與海天咨詢的業務往來,她認識了海天當時的市場部負責人柳勇杰(現海天咨詢鄭州分公司總經理)。
作為甲方代表,在合作過程中賀帆帆對海天提出了不少業務“難題”,而時任海天市場部負責人的柳勇杰總能第一時間很好的解決,這讓她覺得海天不僅服務不錯,專業能力或許更強,不然自己提的問題不可能解決這么快。
通過了解她得知海天的項目多,種類全,又是大公司(當時海天已經在行業內聲名鵲起),如果能來海天工作肯定對自己能力提升有很大幫助,這讓一心想提高自己造價水平的賀帆帆有些心動。
事情往往就是如此巧合,當時海天鄭州分公司剛組建不久,各方面都急需人才,在得知賀帆帆有換工作意愿之后柳勇杰向她表達了加盟海天的邀請。
接下來的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但賀帆帆沒想到自己能成為海天咨詢15年以來最年輕的項目經理,柳勇杰也不曾預料賀帆帆將來會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
或許跟性格有直接關系,賀帆帆在工作中天生樂觀,或者跟來海天公司的初衷有關,賀帆帆覺的自己來就是學習,公司安排的工作從來都是保質保量完成(起碼在筆者跟賀帆帆溝通過程中覺的這不是說說而已)晚上加班,周末不休她都覺得很正常。在賀帆帆看來這正是自己鍛煉的好機會。
正是這種良好的心態讓她在海天的前兩年進步斐然。
鑫苑的一個地庫項目,四萬多平米,這對當時經驗還不算足的賀帆帆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但在鄭州分公司總工孫靜的指導幫助下加上自己的學習積累,她反復于公司和甲方現場,不管是簽證變更還是圖紙改動,賀帆帆都能給客戶及時滿意的解決方案。
講這些的時候賀帆帆輕描淡寫,她似乎不太愿意“憶苦思甜”。但要知道,對于當時沒多少經驗的賀帆帆來說客戶滿意的背后是她大量的基礎工作和太多的汗水。
在筆者一再要求下賀帆帆講了整個采訪過程中為數不多的一個例子。
那一天是3月2號,說不上黃道吉日,但賀帆帆卻記得很清楚。由于甲方項目需要,她和同事們在甲方項目現場兩天一夜連軸轉,解決了甲方提出的所有問題,這讓客戶對眼前這位弱女子刮目相看,更對海天咨詢有了新的認識。
而在此之前由于客戶不滿意,直接要求換項目經理的事情時有發生,這已經影響到海天在市場上的美譽度。
整個2014財年,由于種種原因,客戶對海天咨詢鄭州分公司的項目經理投訴集中爆發,這在海天咨詢的管理中是絕不容許的。這時候已經是海天咨詢鄭州分公司總經理的柳勇杰想到了當初他招到公司的賀帆帆,希望她能夠加加擔子。
2015財年賀帆帆正式成為海天咨詢鄭州分公司第六項目部經理。這一年她所帶領的團隊年度業績基本占到分公司業績的一半,并且受到了分公司管理團隊和項目六部員工的一致好評。
賀帆帆沒有讓公司失望,三年的歷練成就了2015年的綻放。
汝果欲學詩 功夫在詩外
工程造價咨詢作為服務行業,如何解決客戶的訴求是每位從業者最關心的問題,作為團隊負責人的賀帆帆給出的答案是——用負責任的態度積極溝通并拿出專業的解決方案。
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客戶提供盡可能全面和多樣的解決方案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要求團隊在日常工作中關注細節,無論是電子版的初稿文件還是紙質版的終稿文件,從名稱到格式,從外觀到內容都要保持一致,確保給客戶的第一印象一定要專業、規范。
不論是服務客戶還是帶領團隊,賀帆帆認為把事情做好的根本還在于不斷的積累和學習。如果沒有更專業更全面的知識儲備,分配工作和布置任務時就會出現重復,因而降低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如果沒有更深入更系統的管理能力,團隊就會缺乏動力和凝聚力同樣會影響整個項目部的工作效率。
賀帆帆的責任心和學習精神與海天的企業文化無縫鏈接,在崇尚負責贏得信賴,倡導深化學習型組織的海天咨詢,賀帆帆做到了無縫對接。
平和的心態,負責認真的工作作風加上勤學好問的學習力使得賀帆帆的優秀管理貢獻獎實至名歸。
【采訪手記】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用這句話形容賀帆帆一點不為過。
從一個剛走出校園的學生,到抱著學習心態去一家行業知名企業學習的成長,再到靠自己努力在關鍵時刻成為公司骨干,賀帆帆算的上職場勵志典型。
筆者采訪過程中多次用引導式提問想知道她這些“成功”背后的付出,她都是非常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但筆者相信這過程定不會那么簡單(在回憶過往種種艱辛時,筆者察覺到她一直微笑的臉有了些許動容),正如歌詞所說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這其中的壓力、辛苦、隱忍、堅持最終均化作了賀帆帆臉上平靜淡然的微笑,讓筆者為之動容。
采訪過程中賀帆帆更多提到的是公司提供的平臺和機遇,她提到如果當初進公司時沒有鄭州分公司總工孫靜的幫助她就不可能成長這么快。是公司規范的管理機制和傳幫帶的文化,使得像她這樣渴望成長的年輕人付出就肯定能得到回報,能看獲得認可與成就。
原本商定幾十分鐘的采訪最后聊了兩個小時,采訪進入尾聲的時候她接了兩個關于工作的電話,可以看的出來,現在面對項目部經理這個崗位,賀帆帆已經褪去了最初的青澀,更多的是游刃有余。
或許在采訪結束的時候筆者更應該叫一聲賀工,但終究沒有說出口,只是提醒說可以找一張在工作時的照片做配圖,或許那張照片才是對她最好的詮釋!
文:孫旭東 受訪者:海天咨詢鄭州分公司項目六部項目經理賀帆帆,2012年入職海天咨詢,2015財年管理貢獻獎獲得者。|海天咨詢總裁辦主任張英杰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