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末,對于建筑行業、房地產行業來說都是翻開新篇章的時候,今年匯集了各種新政策、新目標、新發展方向,幾乎可以確定是明年的建筑、房地產熱門方向:城鎮化的建設是基礎,綠色建筑、智慧城市的建設會進行一定程度但是普及面仍然圍繞一二線城市,一帶一路、基建項目則是建設工程方面的重中之重,基礎設施建設好了,才能加快城市之間的連通,BIM、PPP是技術和手段,必要掌握對于個人、企業的發展都是勢在必行的。
城鎮化發展:走向內容(IP)競爭
回歸到房地產企業在明年建設的重點,還是圍繞城鎮化、特色小城鎮、多類型綜合體方面。12月下半旬,武漢、鄭州、濟南等城市的加大限購力度,無論如何對于當地的房地產市場受到一定的沖擊,購房主力回到了剛需,對于房企來說,這些政策對行業的發展并不友好。房地產的轉型依然很重要。
特色小城鎮、特色社區(綜合體)在一二線城市以及周邊的建設會成為房地產企業的一個新投資方向。然而,考慮到可以推出這類綜合體或者是特色小城鎮的地理位置等多種要素,可行性項目投資的數量有限,這就回歸到了房企之間競爭——內容競爭(IP),這里的內容包含:特色建筑、自然資源、文化底蘊、優質服務、共享經濟,除此之外,智慧城市的信息化概念也必須融入其中,圍繞的是綜合服務內容之間的競爭。
房企的內容競爭的開展,雖說這些服務理念看起來是設計者和投資者之間的考量和博弈,似乎和咱們造價行業來說并沒有太大的關系。事實并非如此,造價行業在新一年的發展中,如果還局限在舊的承包模式,只做好分內的數據和圖紙、施工、竣工之間的工作是遠遠不夠的。
首先,房企的內容競爭,必定都是較大規模的項目,造價企業必須爭取到總包,這樣能保證全過程的造價服務的連貫性,通過了解房企設計的服務內容,從文旅、養老、休閑、養生、復合型的服務主題來,適當引入BIM技術,綜合考慮綠色建筑等要求,完成這種服務模式的綜合體的造價服務。
其次,從這種新穎的模式入手,造價企業應該要有運營的理念,善于靈活變通。這幾年對于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等的構建,規范性指標是在不斷變更的,變更的規范性指標,直接影響到造價全過程中的成本的應用,這就需要總包的造價企業有全局的運營理念,利用BIM技術的精細化管理模式,提前對可能變更的環節作出預測,做好兩手準備。
由此來看,房地產建造項目的主題在變,也在間接要求造價行業隨之改變;房地產的特色小城鎮、綜合體的服務競爭繼續,造價行業的服務內容也是競爭的一方面,預見性、創新性和運營性都會成為造價行業的服務競爭內容。
企業咨詢熱線
199-3965-5981
E-mail:haitian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