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重要通知,印發《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其中涉及建筑業資質、職業資格、工程審批改革、招投標等多項重要內容。
其中:
1、大力清理簡并資質類別、等級,國家職業資格壓減一半以上。
推動技能人員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分批調整退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政府不再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2020年底前將國家職業資格數量再壓減一半以上。
大幅壓減企業資質資格認定事項,力爭2020年底前將工程建設、測繪等領域企業資質類別、等級壓減三分之一以上。
凡是能由市場機制調節的一律取消,對保留的事項要精簡資質類別、歸并等級設置。
2、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事項,清單之外不得另設門檻和隱性限制。
9月底前修訂形成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推行“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
2019年修訂《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細則(暫行)》。
9月底前,部署開展招投標領域專項整治,全面清理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中對民營、外資企業投標設置不合理限制和壁壘的規定,糾正并查處一批不合理限制或排斥潛在投標人等違法違規行為。
清理政府采購領域妨礙統一市場與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
3、壓減工程審批時間和環節。
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壓減審批時間和環節,在確保實現將審批時間壓減到120個工作日以內的基礎上,有條件的地方要進一步壓減審批時間。
在試點地區探索取消施工圖審查(或縮小審查范圍)、實行告知承諾制和設計人員終身負責制,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2019年底前在東部沿海地區率先實現“互聯網+工程審批”,在全國基本實現“一窗受理、并聯辦理”。
推進環評制度改革,試點對環境影響小、風險可控的項目,簡化環評手續或納入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2019年底前將項目環評審批時間壓縮至法定時限的一半。
2019年底前,減少用地規劃相關證照,壓縮辦理時限。
4、治理各種不合理收費,防止地方非稅收入非正常增長、抵消減稅降費的政策效果,決不能再增加收費項目,確保減稅降費的目標落實到位。
治理政府部門下屬單位、行業協會商會、中介機構等涉企收費行為,堅決清理整治亂收費和第三方截留減稅降費紅利行為。
5、整治各類變相審批,并持續清理壓減。對確需保留的實行清單管理,并向社會公開。
6、進一步壓減企業開辦時間,2019年底前壓減到5個工作日以內,有條件的地方要壓減到3個工作日以內。
7、2019年底前,建成全國統一的電子發票公共服務平臺,為納稅人提供免費的電子發票開具服務。
8、2019年底前對現有涉企現場檢查事項進行全面梳理論證,通過取消、整合、轉為非現場檢查等方式,壓減重復或不必要檢查事項,著力解決涉企現場檢查事項多、頻次高、隨意檢查等問題。
持續清理規范行政處罰事項,對重復處罰、標準不一、上位法已作調整的事項及時進行精簡和規范。
9、擴大異地就醫結算范圍,2019年底前基本實現異地就醫患者在定點醫院住院持卡看病、即時結算,2020年底前基本實現符合條件的跨省異地就醫患者在所有定點醫院能直接結算。
10、加快建成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全面取消領取社保待遇資格集中認證。
企業咨詢熱線
199-3965-5981
E-mail:haitian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