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中外記者會上,會議明確:
4月1日就要減增值稅,5月1日就要降社保費率,全面推開。
增值稅:建筑業等部分行業降1個百分點,制造業的增值稅率明顯降低3個百分點,其他所有行業確保只減不增。
對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率,從原規定的20%降到16%。
給實體經濟、給企業讓利,讓他們在國民收入分配的蛋糕中的比例更大,這樣能更多帶動就業,讓就業人群增加收入。
今年的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關于降稅減費的問題,很多利益相關的各類群體紛紛就當下政策發表意見,其中不少企業家反應企業稅收依然很重,今年政府出臺了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那企業能得到實惠嗎?
會議上指出,近幾年,利用營改增等載體,平均每年給企業減稅降費一萬億元,三年三萬億元。這說明減稅的規模是比較大的,今年下決心要進行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把增值稅和單位社保繳費率降下來,減稅降費紅利近兩萬億元。這可以說是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關鍵性舉措。
這樣做有利于公平,因為按照規則各類所有制企業普遍能從減稅費中受惠,而且政策效率很高,一竿子插到底,直達市場主體。4月1日就要減增值稅,5月1日就要降社保費率,全面推開。
會議上明確,今年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實際上是一項重大改革和重要抉擇。之前政府部門反復測算,有多種方案,有一種就是今后幾年每年把增值稅率降一個百分點,但在當前情況下企業可能感受不深。
所以下決心把占增值稅50%多的制造業的增值稅率明顯降低3個百分點。把建筑業等部分行業降1個百分點,其他所有行業也確保只減不增。
由于稅制的原因可能在推進過程當中有些行業抵扣少了,稅收有增加的可能,但是政府部門也做了認真的準備,就是對他們加大抵扣的力度,用打補丁的辦法,并對所有的中小微企業實行普惠性減稅,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對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率,明確可以從原規定的20%降到16%。
減稅是要減收的,今年安排財政支出和GDP增長同步,確保民生重點領域、三大攻堅戰支出只增不減。
那么人們會問你錢從哪里來,赤字只提高了0.2個百分點,填不上這個窟窿怎么辦?
辦法就是,政府要過緊日子,不僅要壓縮一般公共預算的支出,而且增加特定的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進入國庫,并把長期沉淀的資金收回。通過這些舉措,政府部門籌集了1萬億元資金。此外還要求地方政府也要挖潛,把自己的功課做足。對中西部地區,將給予適當的轉移支付支持。大規模減稅降費,是要動政府的存量利益,要割自己的肉。所以說這是一項刀刃向內、壯士斷腕的改革。
那這樣做財政可持續嗎?
會議指出,這是給制造業等基礎行業、給帶動就業面最大的中小企業明顯減稅,這實際上是“放水養魚”、培育財源。前幾年營改增過程中起先也是財政減收的,但后來稅基擴大了,財政收入增長了。
現在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這也是一項改革。從趨勢看,應該給實體經濟、給企業讓利,讓他們在國民收入分配的蛋糕中的比例更大,這樣能更多帶動就業,讓就業人群增加收入。為此,政府就要過緊日子,就要讓利,政府的存量利益也要動,得罪人也要動,讓利于企業,讓利于民,這樣財政才更可持續,反過來講可能就要打問號了。
這樣做,不是說在預支未來,恰恰是在培育未來。
現在可以說是真金白銀已經備好了,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都要去落實,決不能讓政策打白條,更不允許變換花樣亂收費來沖擊減稅降費的成效,還是要讓企業、讓市場主體切實感受到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實實在在效果。
企業咨詢熱線
199-3965-5981
E-mail:haitian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