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已經是目前生活、工作、娛樂的主流模式,而互聯網的發展也讓大數據也是越來越耳熟能詳,建筑行業需要大數據,快消行業需要大數據,海天小編在上一期推出的共享經濟也是離不開大數據,那么房企作為一個正在向互聯網過渡的企業,大數據也是極為重要的。
中國房產的演變模式
反觀中國商業地產30余年的發展,從起步到不斷走向成熟,這也是一個傳統行業的短暫發展史。
1、1978~1991年的理論突破與起步階段
土地法、規劃法的制定與實施,為房地產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深圳(羅湖區)房地產開發經驗的示范作用,開始逐漸向全國推廣。
2、1991~1995年非理性炒作與調整階段
以鄧小平南巡為標志,中國南方掀起了房地產開發的高潮,其中炒作最為嚴重的包括海南、大亞灣、北海等地,而隨后急速的“硬著陸”,使這些地區的房地產市場隨后經歷了一個漫長的低迷期。
3、1995~2003年相對穩定的協調發展階段
整體說來,這一階段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得最好得一個時期,整體表現穩健,市場價格與銷售量平穩增長,各地市場全面穩步地成長,中國得房地產業進入一個穩步上升的通道。福利房終止于2000年初,貨幣化分房啟動。
4、2003~2007年,調控、反調控與總體反思階段
2003年中后期,國內部分地區的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過熱的現象,政府為了穩定市場發展,開始進行全面的宏觀調控,而2005~2006年則是政策出臺最為密集的階段。
大數據:讓傳統的房地產企業走向精準化
從國內房地產的發展歷程來看,早期的分房,不管是福利分房還是貨幣性分房,那時候都是企業說給員工什么房,大家就住什么房,并沒有太多的選擇余地;而在商業房地產在市場引發開發高潮以后,才給予了人們來挑選房產,挑選適合居住或者投資的機會。而在目前這個階段,房地產進入一個低迷且不平衡的狀態中,三四五線城市沉默,一線二線競爭激烈。
大數據對房地產來說,更趨向精準模式,畢竟互聯網時代,任何數據的堆砌都會引發數據爆炸。大數據對于房地產來說,分析目標客戶群,從他們的偏好、經濟能力等方面來精準投放廣告可以幫助銷售率提升;而對客戶來說,大數據讓他們只需要輸入幾個關鍵詞就能得到自己所選的精準化推薦,縮小了選擇的范圍。
房地產大數據的特點對發展造成的影響
1、精準化
大數據并不是一大堆數據通過互聯網方式展現,而是在互聯網平臺收錄的大數據中抓取關鍵數據,通過一定的算法得出需要的信息。這讓房企不再“抓瞎”,根據行業數據,計算出媒體的曝光程度,精準投放廣告,快速鎖定用戶群,大大提高了宣傳的效率。
而同樣的大數據理念也在提示著關鍵詞,目標客戶并沒有時間看你眾多的文字,把客戶所需要的關鍵信息突出就可以了,操作流程必須簡約。
精準化節省了雙方更多的時間,未來依托大數據平臺,房企更容易抓取到客戶所需,并高效提供服務或者產品。
2、服務至上
有了大數據,哪個房企還敢輕視服務?目前物業行業的興起,作為行業的轉型新方向,物業的依托還是在房地產企業的服務上。畢竟大數據讓信息變得越來越透明,雙方都可以查到對方的各種情況,對于客戶來說,房企服務不好立馬就能錄入數據庫中,對于后續客戶的選擇會受到直觀影響,畢竟數據的透明等于一切交還給市場競爭,更透明更公平的競爭。
3、培養客戶連帶產業支持
目前的互聯網企業不管是新起的還是老牌的,都在專注做一件事兒——培養客戶。很多互聯網企業不惜花重金來做為長期的培養費用,紅包、優惠券、抽獎等各種方式來穩住客戶,可能對于房企這種傳統企業來說并不理解。
在房產銷售中,很多人可能也就在一家房企中購買一套房子,培養他們值得嗎?阿里巴巴雖然手握淘寶網的重大市場份額,但是在互聯網的競爭中,不斷地開發出新的業務才能保持“常青”。比方說,阿里巴巴計劃推出支付寶中的社交功能在年初的春節晚會策劃一系列的集福活動,或者是阿里巴巴推出旅游APP,淘寶的客戶就直接有部分流向這個業務模塊。
受此啟發,轉型是目前房企的一個大方向,培養客戶這時也能為你的連帶產業直接創造價值,如萬達從商業綜合體到文體旅綜合體的發展,直接可以把之前培養的客戶引流到新的方向中。而大數據就有了用武之地,通過分析可以明確知道客戶需求,對下一步轉型也提供了方向。
傳統的房企必須要舍棄傳統的理念,畢竟現在的客戶早已不是還在等著單位分房的那一批了,現在的他們需要更好的服務,更能鎖定某項特定需求的房子。所以,房企的發展必須要經過大數據的“磨練”,真正從粗放到精準。